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让行走的思政课在社区“活”起来

发布日期:2025-05-14 作者: 来源: 点击:

作者:邓小丹;审核:李义丰


5月13日,概论课教研室将教学阵地延伸至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道,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深入托育机构、探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调研长者食堂,通过现场场景化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让家国情怀在民生实践中具象化,使思政理论在基层叙事中落地生根。

民生课堂:托育园里看“幼有善育”

在洪桥街普惠托育园,学生们见证了“15分钟托育服务圈”的生动实践。“看到政府通过租金减免、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托育机构,真正理解了‘一老一小’工程的民生温度。”2023级社工专业学生欧世萍在观察笔记中写道。智能晨检机器人、感统训练设备与专业育婴师构成科学照护体系,儿童友好社区治理创新模式,让学生直观看到了“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国家承诺照进现实。

红色课堂:老兵家中听“奋斗密码”

91岁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部电台报务员李坚婉老人的家里,师生们一起聆听她讲述红色故事:入朝前紧张的战备训练、枪林弹雨中收发重要电波……“您害怕过吗?”面对学生的提问,李坚婉笑着说:“不害怕,只知道人在电台在!”李坚婉老战士鼓励学生要不负韶华、充实自我,报效祖国。2023级社工专业的学生王艺儒说:“奶奶的手掌布满老茧却温暖,眼神坚定而有力量,这应该就是信仰的光芒。”学生们深刻领悟到如今的和平盛世是无数先辈用热血守护而来,奋斗精神应继续传承下去。

现场图片一

颐养课堂:饭堂桌前见“老有所养”

适老化改造的防滑地面、按周公示的营养食谱、老友记茶话会式的谈笑风生……洪桥街长者饭堂呈现着“银发中国”的幸福图景。洪桥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陈映丹介绍道:“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慈善捐助的运营模式,让10元套餐包含两荤一素一汤。”看着老人们智能便捷地取餐用餐,2023级社工专业学生曾兆伟深有感触:“老龄化社会的解题思路,就藏在这样的细节创新中,这就是‘人民至上’啊。”

现场图片二

此次教学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构建起“观察-体验-思考-升华”的四维教学模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一同前去的老师们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触摸社会脉搏,感受民生温度,激发使命担当,我们再带着社区故事回归课堂,让思政教育连通大时代,引导他们成长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