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深悟透新思想,学以致用促发展——我院集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发布日期:2020-09-23 作者: 来源: 点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如何学深悟透,并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所有思政课教师当前的首要功课。9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召开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会由学院院长李义丰教授主持。

  学习会首先邀请了左伟副教授作专题辅导。左教授以“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为主题,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个专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梳理了文化自信的历史进程,围绕文化自信何以“信”、文化自信“信”什么、文化自信如何“信”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学院院长李义丰教授以“学深悟透新思想,学以致用促发展”为题,为全体教师上了一堂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党课。李教授从第三卷的出版背景、理论发展、学习建议和学以致用四方面,结合学期初的教学检查情况和新学期学院工作重点作了解读,并提出三点要求与老师们共勉: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仰;二是用心用情,教书育人;三是履职尽责,有为有位。希望老师们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成就学校事业的同时成就个人,在成就个人中成就学校事业。

学习会上,全体思政课教师畅谈学习体会,一致认为,要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教学、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下摘录部分老师的观点:

左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重塑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不懈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张继文:结合融媒体的发展,思政课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融媒体新技术,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政课堂,解决“本领恐慌”。

蔡海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新时代思想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只有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陈润芽: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结合一卷和二卷系统学习,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及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程展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将“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设为一个专题,收入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思政课教师授课中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大考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邓敬雷:总书记最近在湖南省视察工作中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深感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思政课教师肩负重要使命,我们要树立革命理想大于天,引导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志向,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邓小丹:在第三卷中,有一篇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是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信仰。讲信仰的人,自己首先要有坚定的信仰。思政课教师只有自身信仰坚定、旗帜鲜明,在讲信仰时才真正能做到理直气壮,正气充盈,体现出信仰的感染力。思政课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坚定的信仰,而且还要讲好信仰的道理。

李晓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最突出的体现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我们真切领悟到创造“两大奇迹”的根本奥秘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谭胜兰: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又在教师。这对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思政教师来说是动力,又是鞭策,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些。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新形势下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融合线上线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和时效性,增强亲和力,提升学生获得感,让学生学有所获。

涂建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二卷、第一卷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要结合一卷和二卷进行学习。方法上我们要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工作。

杨娇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记录了新时代我国在各项事业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和伟大实践,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举措。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教师。一、提升认知,革新思维,把握新时代,读懂新时代;二、深化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理解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三、开阔视野,奋力思考,加强实践和理论的贯通性和转化力。作为思政教师,需要不断开阔视野,系统学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应对当前国内国际局势变换的解决方案,奋力思考,才能不断加深对当前各种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贯通,把理论转化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现实生活。

张汉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人民”始终是一以贯之,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322日会见外国友人时掷地有声的承诺,给我们无限的感动!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这是何等的令人敬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情深,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底色。

张社强: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新的时代特征和被赋予的新的使命责任,凸显出当代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崭新面貌和鲜明品质。我们要科学把握这一重大判断,搞清楚新时代从何而来、因何而立、以何而成。